8赞
张也许 做过

早餐•2016年2月8日

年初一,大拜年

小时候初一早上还没起床,外面已经鞭炮声声,人声鼎沸。妈的学生们就来拜年了。


       进来十来个比我们高出大半截的高二、三的学生,家里就站满了。妈忙着往他们兜里塞瓜子、花生、松子和糖果,学生们除了拜年话根本来不及多聊就得退出历史门外,门外等下一批了。外面也一直站满了没进门和正往外走的学生。


       妈在两拨学生交接时,冲里面喊我们起来穿衣出去拜年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按说初一这天正是春节,可是这一天我们家一般都吃不上年饭,家里人来人往一天不断,是爸妈迎来送往最最忙碌说话最多的一天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我们家厨房有个老式三斗桌子,年前就把东西都倒出来,装进爸妈在年前炒好的一抽屉葵花子、一抽屉花生和一抽屉松子,外面仓房还各装着一面袋,妈学生太多,少了不够吃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应接不暇的学生使得老妈顾不上给我们做饭,年前妈蒸的干粮、炸的油果就派上用场,再加上不停地吃瓜子花生,再没命喝格瓦斯,小肚个个撑得溜圆,倒也不急着吃饭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吃不上饭没什么,人多没地方呆也不算啥,让我们兄妹最难受的是拜年,知道吗,去各家拜年!


       妈是个重礼数讲面子的人,她让来拜年的人缠住出不去门,就让我们代她去一一拜年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您可能不理解,拜年难受什么?您可不知道,光是邻居拜下来,那就是大半天,还不算路远的亲戚朋友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那个年代,邻居们处得象亲人。


       我们先从最近的邻居拜起,马路这边十来户人家,路对面十几户,要挨家挨户地拜,少一家妈都不答应,大吼一声你就得接着去拜,要不然你别想进门,屋外站着去,什么时候想通了,拜完了,再回来这事儿才算完。。。


       家多不要紧,户多没关系,关键是我们去拜年时,家家都在忙,家里串门的人也多,象我们这样半大孩子去拜年,人家都顾不上理。热情的人家高兴回应“过年好,过年好,回去给你爸妈代好。。。”不把小孩子放眼里的人家头都不抬,挥挥手就“玩去吧,玩去吧!”特伤自尊,好象我们是去捣乱要吃要喝一样。每遇到这样的人家,我们仨拜完年出来心情都及其不好,都会不约而同地说“来年不上他家拜年,谁爱来谁来!”这个“谁”就指向妈。哥是暴脾气,说话更绝:“你俩敢来打折你们腿。。。”吼吼~腿他打不折,该来还得来,因为他脾气再暴

2016-02-08

登录查看1条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