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微薇
做过
午餐•2019年1月21日
#午餐•2019年1月21日# #写给 2019 年的自己# #我很家常#
炸排叉
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,对于大多七零后来说取暖基本靠煤球炉。一只煤球炉不仅负担着取暖烧水的大任,还肩负着制造美味的责任。烤馒头(片)、红薯(片)、土豆,花生、蒜瓣(烤蒜瓣还是土法治拉肚子的,小时候乱吃东西,也是托了它的福,才没遭罪吧!🙏)、燎粉条,甚至还有烤方便面!特别是燎粉条就我们的‘浪味仙’啊!手里拿着一根较长的粉条,把一端送进煤球孔里,看着它受热变膨大,闻着爆发出的香味,几秒钟就得赶紧拿出来,入口那一刻酥香的滋味,就是幸福和开心了。
就连水缸里结的薄冰也是我们的零嘴,冬天虽冷物质匮乏,但也无法扼杀乐天的天性。有限的资源,无限的热情,创造出许多美味和温暖的回忆。
家里的煤球炉都是能干的妈妈焊制的,大到家里的弹簧床,铁柜子(后来的还可以挂衣服),饭桌,板凳……都是妈妈一手打造,而我的爸爸是典型的文人风格,动手能力较弱,那些年的存在感不太强。而我则成功的避开了父母所有的优点,做事毛燥、性格火爆,成绩还差,对比姐姐的温婉,哥哥的聪慧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(尴尬的存在)……咳咳,跑题了,不聊这些不愉快的。
冬天到了,年就快来了。每到年根,妈妈就会摊好多黄澄澄,纸一样薄的鸡蛋饼,炖牛肉,蒸馒头、包豆包……馋猫的偷吃生涯在年底被彻底发扬光大。
年味就是饭菜香,是家的温馨。无论过去多少年,经历多少事,品尝过多少美味珍馐,难忘的永远是让你留恋的家的味道。
2019-01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