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馒头的那些事
有朋友问我蒸馒头的技巧,我觉得有以下几点:一,白面多,辅料(粗粮面南瓜紫薯之类)少才能好吃,如果想多吃粗粮就要牺牲口感,真正意义的好吃又健康并不多见。拿这个南瓜馒头为例,我是蒸好的南瓜(连带蒸馏水)200克打泥放凉,加了2克酵母,300克面(这个克数不是固定的,要看程度,南瓜的品种不同以及蒸的时候火大小时间长短产生的水量都不同,要自己调节,先放280克,如果稀就再加直至合适,不要拘泥于300克。)
二,揉面。以前咨询过高手,他们说要揉150下,200下,我就可丁可卯地揉这么多下,可还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,后来我明白,发酵程度不同面团内部产生的孔洞大小就不同,面揉好的意思是把面揉到内部没有明显的气孔,要多久得看具体情况,说多少下不过是想表示要耐心揉,多揉揉而已,没必要纠结到底多少下。
三,发酵。发面有两种常见的方式:老面(面肥,老酵头)和酵母粉。有人说老面做的馒头好吃,有人说酵母做的营养好,见仁见智吧。对于我来说,酵母粉简单方便成品容易把控,所以一直以来都用它发面。不过酵母粉用不好就会有一股明显的味道,很多人不喜欢,我的办法是减量,通常流行用量比例是面:酵母=100:1,但我用的大概是500:3甚至500:2,相应地延长发酵时间即可。
四,时间。大家可能都有同感,中餐很多方子都写得模棱两可的,比如“适量,大约,状态,……的时候”经验不够丰富的人觉得什么都没写,让人有一种想揍作者一顿的感觉,现在我知道那才是一种准确,因为,环境食材季节温度甚至厨具厨师都不同,说的太详实很可能会直接导致失败!尤其面食!比如发酵时间,面包机做面包为什么时好时坏?因为他是傻子,30°的室温他用一小时发酵,10°的室温他还用一小时。前者面可能发过了;后者可能还没起来,所以我们判断发酵程度不能看时间,要看体积,馒头也是如此,一发大约到原面团的1.5-2倍大开始揉面,揉好整形成馒头状放蒸屉上进行二发,我通常涨到一倍多点就开始蒸,因为热气还会继续带动发酵,如果发太大进锅面团容易断筋,馒头就起不来了。
五,蒸制。总有人争执冷水下锅还是沸水下锅,回答是都可以。区别就是冷水下锅面团能有多一点的时间发酵,沸水则短时间就让酵母失去活性,面团不再长大,因此,面发的不太好就选冷水下锅,面发的好或者有点过了就沸水下锅。
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,一己之言,多有拙处,不足以指导别人,仅供需要者参考!#蒸馒头的那些事#
2020-11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