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备食材。
彩椒切小块,胡萝卜切片后再十字刀分四瓣,姜削皮切片,蒜切片。
锅中倒油烧热,放入臭豆腐(边上冒出小泡的程度)。
一面定型炸至金黄后,用筷子翻面。
炸好后沥油备用。
我喜欢吃炸得外皮脆的,所以炸得久一点。
锅中倒入麻油,最好是台湾的黑麻油,普通凉拌麻油不适合热炒。
放入姜、蒜爆香。
接着放半瓷勺剁椒酱翻炒。
放入胡萝卜,炒至吸透油变软。
接着加彩椒块略炒。
放入炸过的臭豆腐。
淋2瓷勺台湾米酒(没有的话用料酒代替)半瓷勺生抽,放入揉搓过的罗勒叶。
炒至罗勒叶干瘪,再加少许糖调味收汁。
装盘,加一点罗勒叶在顶部做装饰。
酥脆的臭豆腐,吸收了麻油、米酒、剁椒酱、罗勒的鲜香。
一口咬下,外脆内嫩,还有汁水。任凭吃过臭豆腐无数,也要拜倒在这三杯臭豆腐之下。
三杯臭豆腐借鉴了三杯鸡的做法。 传统的三杯鸡,不放一滴水,就放一杯油、一杯酱油和一杯米酒。但要真按这个比例,做出来会偏油偏咸,所以都会做下调整。 这里因为加了剁椒酱,本身有一定咸度,酱油就加得比较少了。 黑麻油和台湾米酒可以说是台菜的经典调味,像之前做的麻油鸡就是由这两位操持的。 这道菜还有一个重要的材料就是罗勒了。罗勒种类比较多,九层塔最佳,这次用的是甜罗勒。差别在于九层塔味更浓,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用的是甜罗勒,多加点就好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