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酵种 第一天中午开始培养菌种,4-5小时之后,菌种培养成功。 一发 晚上做主面团,然后在接下来的30-60分钟内,做第一次折叠,并每隔半小时折叠一次,一共折叠三、四次后静置。 从做主面团开始算12小时后,面团发酵至2-2.5倍大,细孔密集即一发成功。 如有疑问可参照我“三次发酵成老面的浸泡折叠法”食谱。
二发 第二天一早,在发酵盆中掺入少许面粉,揉成干湿均匀的面团,进行二次发酵,4-5小时后再次发酵成两倍大即可。
揉面 揉搓成表面光滑的面团,然后静置进行松弛。
准备馅料 把红豆和晒干的陈皮提前一晚浸泡,第二天进行熬煮,不断搅拌,直到成有颗粒状的细沙。 锅中放猪油进行炒制,加入切碎的陈皮和红糖粉,搅拌成均匀的团状,放凉备用。
面团整形分割 在面板上撒粉将面团揉搓成长条状,尽量粗细一致,然后将面团分成大小相等的小面团。 用手将小面团压扁,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后四边薄的面皮,不要太薄。
包馅 馅料和包子皮的比例尽量控制成1:1,则比较适宜。过多的馅料容易沾湿面皮边缘而影响黏合,过少的馅料则会影响口感,使美味打折。
左手拇指压住馅料,用右手将包子皮边缘稍微提高。可利用左手顶住面皮边缘,右手顺势向前将面皮一褶一褶的粘合,面皮粘合一圈即可。 包馅完成后在包子底部刷油,放入蒸笼中,进行最后发酵。视当时的环境温度和面团的发酵状态,通常15~25分钟后,即可入笼蒸制。 发酵时间需控制适宜,过久或不足都会影响包子的品质,只要确认面团比发酵前稍微膨胀即可。
蒸制方式 从冷水开始蒸起,将锅中放入冷水,放上蒸笼。当蒸笼边缘开始冒气,表示锅中的水已沸腾,开始计时,大火蒸15分钟。 熄火后先将蒸笼稍微掀开一小缝,待3~5分钟后再完全打开并及时将包子从蒸笼中取出。 如此可避免成品受到急剧的温度变化,影响外观。
面皮柔韧,豆沙细滑,低甜度,回味有陈皮的清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