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PP打开
基础豆味噌的做法

基础豆味噌

2429人浏览 221人收藏 0人做过
APP中查看更多做法
作者: 巴巴Barbara
巴巴Barbara
∷∷淘宝店铺:巴巴小铺 ∷∷微博:Barbara巴巴∷∷下厨房:巴巴Barbara∷∷ 趁着天气略微凉下来的日子,开始制作适合秋天的发酵食物,囤了许多米麴,于是将经典的“米麴四物”都做了一遍,味噌、盐麴、酱油麴、甘酒,同样的菌种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之中,又有了别样的奇妙发酵旅程。 整理放置发酵食物的架子时,发现深藏在角落的一罐味噌,去年秋天制作,制好已有一年有余,颜色由最初的淡黄色渐渐变得深邃,也开始有了陈年的豆香。冰箱里还有少量前年制作的味噌,已成为深棕色的赤味噌。 味噌是古老的天然发酵食物,也是一种微生物、细菌、酵母菌共同劳作的产物,“发酵”在全世界都有着漫长的而不同的发酵历史,通过这个过程让食物更容易被消化,转变食物的色香味,还能让食物不必冷藏就能够长期保存。发酵的主力军是无数的微生物,它们是发酵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与力量,这些小生物遵循着四季的韵律节奏,并配合它们所居住“房子”的细腻生化改变,不疾不徐,卖力演出。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了解这个生命过程的改变法则,并为这个自然发展过程提供最佳环境。 天然味噌基本上都是两阶段发酵的产物。先将种麴(米麴菌)种在大米上发酵45小时以上直至米粒上绽放出白色菌群,便是“米麴”,麴菌的功用在于生产酵素,把蛋白质、淀粉与脂肪分解成较好消化的氨基酸、单糖与脂肪酸。制作米麴的过程对于温度、湿度和时间都要求极高,这一阶段建议最好能使用专业的发酵箱,或者直接购买市面上现成的干燥米麴成品。干燥米麴比之新鲜米麴活性较弱,制作味噌时通常需要更多的发酵时间。米麴除了用于制作味噌,还可以制作盐麴、酱油麴和甘酒。 第二阶段则是在家可操作的步骤,主要是对于黄豆的处理,将米麴、海盐与煮熟的黄豆混合,如果制作米味噌或者麦味噌,还需要加入煮好的大米和大麦仁,黄豆需煮至柔软到可以用手指轻松捏碎的程度,黄豆经过彻底地烹煮后,黄豆的蛋白质会较容易接受酵素活动,并且能钝化生黄豆中的生长抗化剂——胰蛋白酶。烹煮的时间和温度会影响成品的颜色与风味:烹煮的时间越长,味噌的颜色也就越深。不论制作什么品种的味噌,在烹煮之后都会把黄豆稍微或者彻底碾碎,让麴中的酵素更容易进入渗透。豆味噌的香气与甜味主要来自麴,而滋味则来自于黄豆。 再将豆泥、海盐、米麴混合,分成一个个团用力摔打排掉其中的空气,充分压实放入已消毒容器中,不留任何缝隙和空气,表面压平,紧贴着覆上保鲜膜,压上重石,将容器密封。放在避光处发酵,根据不同的品种使用不同的温度和发酵时间,时间会让盐锐利的味道化为甘醇,并与其它更为深厚的滋味相互混合协调,浅黄色在时间中转变成深棕色。 去年制作的味噌,所计划发酵时间是18到36个月,在持续发酵中,感受味噌在不同阶段的风味异同。最近一次制作的味噌,利用了发酵箱帮助发酵,是甜味浓咸味淡的白味噌。 味噌的品类 根据基础材料的不同,味噌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,豆味噌、米味噌和麦味噌。豆味噌仅使用黄豆、盐、米麴(大米和米麴菌),米味噌和麦味噌则在豆味噌的基础上添加了大米和大麦仁。米味噌是当今的主流味噌,如果没有特别标注的味噌基本上都是米味噌。 根据味道的不同味噌可以分为咸味噌和甜味噌,盐分含量高(10%~14%)的味噌,通常碳水化合物较低(20%以下),吃口偏咸;含盐量较低(7%以下)的味噌,富含碳水化合物(30%以上),吃口较甜。味噌的甜咸和颜色的深浅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,但一般咸味噌颜色较深,这是因为发酵时间长,因而咸度高、颜色深。 根据颜色的不同味噌可以简单的分为红味噌(赤味噌)和白味噌两种。白味噌米麴含量高,碳水化合物含量高,盐分低,制作过程迅速,需要专门控制温度;红味噌发酵时间长,颜色深。 根据地域的不同日本西南到东北,气温由温暖渐变为寒冷,对于味噌的喜好也由甜味渐转为咸味,且食用量逐渐增加。大致来说,日本南部偏好麦味噌,中部喜好豆味噌,北部则以米味噌为主。 销量:豆味噌<麦味噌<米味噌 价格:米味噌<麦味噌<豆味噌 颜色:米味噌<麦味噌<豆味噌

用料

基础豆味噌的做法步骤

步骤 1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准备好所有材料。

步骤 2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黄豆清洗干净,然后用清水将黄豆充分浸泡开来。 *冬天18小时,春秋12小时,夏天8小时,途中需换水1~2次。

步骤 3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黄豆再次用清水淘洗干净,控干水分; 放入锅中,重新加入干净的清水,大火煮开,小火持续熬煮。 *可以使用高压锅,会比较容易煮烂。

步骤 4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途中需不时搅动与补充清水,大约中小火煮约3~4小时以上。 将黄豆煮至用手指轻轻就可捏碎的程度。 *一定要足够柔软,味噌口感才会细腻。

步骤 5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煮好的黄豆捞出,放入搅拌机中搅碎,或者直接用手捏碎,放入大盘中摊开降温至35度以下。 *传统的味噌会保留颗粒感,现代味噌使用机器通常会制成顺滑的酱状,请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粗细程度。

步骤 6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干燥的米麴捣碎成一粒粒的状态。

步骤 7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海盐、米麴放入搅拌机中,如果太干可以加入少许煮黄豆的水。

步骤 8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豆泥、海盐、米麴混合均匀即可。

步骤 9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将混合物摔打成团,尽可能排掉其中的空气,装入瓶中。 如果制作发酵期短的白味噌可以装入小瓶中方便放入发酵箱;如果制作发酵期长的红味噌建议放入大罐子中,贴着表面覆盖上一层烘焙纸,放入重石后密封。 *必须将味噌中的口气排干净,并使用保鲜膜或者烘焙纸压上重石隔绝空气,不然有空气的缝隙极易发黑发霉。 *容器必须无油无水,且高温消毒(烤箱100度烘烤或用沸水烫煮)。

步骤 10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味噌的发酵条件与温度 白味噌:味道甘甜,色彩淡黄。将处理好的味噌瓶放入恒温温度50度左右的发酵箱中,7天左右即成,发酵后请冷藏,可长期保存。 红味噌:味道咸鲜,色彩红棕。将处理好的味噌罐放于避光处常温发酵,冬季4个月,春秋3个月,夏天2个月即成,可以长期室温保存,12个月以上风味更佳。

基础豆味噌的小贴士

这一次制作的是食材最简单的“豆味噌”,纯粹而自然的风味,做法也较容易,是很容易上手的入门手作味噌。 自制味噌其实并不难,只需要注意三点,就能预防微生物污染,大大提高成功几率。 ①高品质的米麴,选择靠谱的米麴来源,进口或国产均可。 ②制作全程无油,使用干净的厨具,注意双手卫生。 ③储存容器必须无油无水,且高温消毒(烤箱100度烘烤或用沸水烫煮)。

菜谱创建时间:2019-10-08 02:05:29
打开App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