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PP打开 

先准备食材。 土豆、茄子切滚刀,土豆不要去皮,去皮土豆容易煮散。豇豆切成五厘米左右的段,因下锅的时间不一样,三种蔬菜分开放置。

锅里倒水2000克,水开下米335克,这样米下锅不容易巴锅。 小时候,周围邻居教我们煮甑子饭,说水起金鱼泡泡,就可以下米了,现在我觉着开水更好掌握。 米和水的比例大约1:6,或1:7均可。 米锅水宽,煮出来的饭清爽,米锅水少了,米饭就会发粘。 335克大米,大约是四碗米饭。

这叫甑篦子。

甑篦子向上凸起来的,这样,下面才好煮耙耙菜,如果是平的,甑子下面容量少,很难煮菜。 所以买甑子的时候,要选择这种凸起的甑篦子。

甑篦子上面需要一块帕子,叫甑帕子,这是避免米粒嵌在篦子上不好清洗,用了甑帕子,提着甑帕子四角,就能把米饭提起来。 每次煮饭的时候,要把甑帕子洗一下,打湿,这样米粒就不会沾在帕子上。用完,要把甑帕子清洗,晾晒干。

沥米,传统用筲箕,如果米饭嵌进竹缝里,不好清洗,需要刷把。

传统用刷把刷洗筲箕,刷锅。

也可以用这种密漏沥米,便于清洗。

米下锅后,要时不时用锅铲推一下锅底,避免米粒粘锅,随便撇一下浮沫。

煮到米粒开始糊化,出米汤了,尝一下饭粒,米粒吃起来刚好熟,但还有一点硬芯,就可以了。 米下锅计时,约煮十分钟。 这个时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,因为米粒的大小,干湿度,还有品种不同,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差别。 千万不可太软,甑子饭米粒过软很难吃的。 掌握程度,刚刚熟,还有点硬。

米开始糊化,出米汤,这个时候要随时搅一下,防止米汤扑出来。

把米饭连米汤一起倒进密漏里,密漏下面放一个盆子接米汤。

沥出来的米饭马上倒进甑子里。

把米饭刨平,用筷子插点眼儿,便于蒸汽循环。

米饭上面还可以蒸菜。 把甑帕子盖在米饭上。

米饭准备好,现在开始炒耙耙菜。 锅里放14克熟菜籽油,很少的油就够了。 先下土豆,因为土豆不容易熟,先把土豆煎黄,煎出黄锅巴。

再下豇豆。 煮耙耙菜,因为不同蔬菜质地不同,成熟时间有差异,难煮的菜先下锅。

煮耙耙菜需要很少的调料,拍一块姜,一截大葱就够了,跟蔬菜一起翻炒。

炒出微黄的锅巴。

最后放茄子,翻炒两下就可以了。 茄子容易烂,切大块一点,也不能多炒。

把甑子放在耙耙菜上面,把所有菜都装进甑子里面,从侧面先掺500克开水,如果全部用米汤煮菜,容易巴锅,所以,要先放一点水,再下米汤。

把米汤全部倒进去。

把需要蒸的菜肴放在甑篦子最高处。

加米汤之后,特别容易扑锅,这个时候要把火调小一点。

大火烧开,计时,如果耙耙菜里面有难煮的菜,需要25分钟左右。

看见有蒸汽冒出来,就是上气了。 从上汽开始计时,如果都是很容易煮软的蔬菜,20分钟左右,有土豆等难软的蔬菜,要25分钟左右。

揭开锅盖,猛吹一口气,如果发出“唪”的一声,米饭就蒸好了,如果不确定,尝一下米饭。

把甑子端起来,放在一个盆子或大盘子里,因为甑子下面会有米汤。

调味:放盐巴,胡椒粉少许即可。

耙耙菜成品,香,浓,软,糯,锅气味十足!

米饭松散,细品,还有耙耙菜和甑子的香味。

再调一个蘸水,简单又下饭。

这是豇豆,茄子,土耳瓜(佛手瓜)煮的耙耙菜。

夹一块茄子,就着蘸水,比纯粹的蒸茄子更好吃😋。

茄子,南瓜,黄瓜,青豆可以搭配煮耙耙菜。
米和水的比例不能少了,米锅水少了,米饭发粘,影响口感。 甑子饭和耙耙菜做饭的时候,要先煮米,沥米,后炒菜,这样一气呵成,耙耙菜才有锅气,如果先炒菜,再等煮米,耙耙菜的锅气味道就会失去。 蔬菜要多炒一会儿,炒出微黄的锅巴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