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前做酥皮。30g黄油切成小块常温软化,筛入糖粉12g、低粉37g,搓成粗玉米面状态。
捏成面团,再整理成长条形,包上油纸或保鲜膜放冰箱冷藏1-2小时。注意不要过度揉捏,成型即可。
从冰箱取出冷藏好的酥皮,切成厚度0.3厘米左右的薄片,用5.5厘米的慕斯圈切成圆片,摊平,用油纸分隔开,放入收纳盒,进冰箱冷冻室存放。(酥皮不能提前拿出来,黄油会融化)
黄油40g、糖2g、盐1g、水100g混合,加热至黄油全部融化,出现小泡泡转小火。
低粉60克,过筛后一次性全部倒入,拌匀至无干粉,成光滑柔软的面团后离火。不能用不粘锅,使用普通锅,好的判断标准是锅底出现薄膜。
面团晾凉至60度左右,分次加入打散的鸡蛋,每加一次搅拌均匀后,看下状态再加,搅拌到把刮刀抬起来轻晃,有倒三角面糊挂在刮刀上。
烤箱提前预热220度。
把面糊装进裱花袋里,将裱花袋剪开1cm的口子,挤成4厘米直径,高3-4厘米的圆。挤时要将面糊垂直挤入烤盘中,并逐步向上提,每颗之间保持有2厘米左右的距离。
从冰箱取出冷藏好的酥皮片,盖在烤盘里挤好的泡芙面团上,每个面团放上一片,然后喷洒一层水雾。
烤箱预热完成,将泡芙放入烤箱中层: 方法1:上下火190度 烤20分钟,转上下火170度再烤20分钟,全程大概40分钟左右; 方法2:上下火180度20分钟左右,待泡芙膨胀定型后转160度30分钟左右。 方法3:上下火200度,烘烤15分钟;再调整为上火180度下火160度,继续烘烤15分钟,总时长为30分钟。 烤至表面有点发黄即可。泡芙在膨胀过程中不要开烤箱,以免遇凉收缩。
烤完不要马上开烤箱,略微打开烤箱门一道缝,闷5-10分钟,待其自然冷却。
取一个泡芙,在底部戳一个小洞,挤入内馅。
烤好的泡芙,如果不立刻吃,用保鲜袋装起来,放在冰箱可以保存1个星期左右。吃之前从冰箱取出,放入烤箱用170度烤5分钟左右,重新把表皮烤至酥脆。
以下说明摘自麦田初语、甜悦。调制泡芙面糊主要用到面粉、水、黄油、鸡蛋这四种原料,比例大约为1:2:0.8:2。可以用牛奶替换一部分的水,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泡芙的奶香味且上色更明显。另外在面糊中加入糖与盐,可以提升味觉层次感。面粉的作用是支撑泡芙外壳。鸡蛋能发挥四种作用,一是为面糊补充水分;二是提供蛋白质支撑泡芙表皮;三是增加色泽与香味;四是乳化黄油,使其均匀分散在面糊中。黄油的作用:一是降低面筋,增加面糊延展性,使其更容易膨胀起来;二是使泡芙表皮更加酥脆;三是提供乳香味。 酥皮面团的主要原料是低筋面粉、黄油与糖粉,它们比例大概在1:0.75:0.6左右。要控制酥皮的厚度在0.2-0.3厘米,太薄容易断裂,太厚则会把面糊压扁。为了更酥的效果,通常不加入其它液体。黄油的比例越高,面团越酥;而糖粉多越脆。 无论高筋、低筋、中筋面粉都可以制作泡芙,但是低筋面粉的淀粉含量高,理论上糊化后吸水量大,膨胀力更强,在同等条件下做出的泡芙也会更大。泡芙面糊烘烤中,高温会使面糊中的水分迅速汽化,形成一股冲力将面糊顶起,再从表皮裂缝逸散出去,当水分逐渐减少后,表皮开始固化,泡芙的形状就此定型。全过程面粉加热程度、面糊黏稠度、烘烤温度这三个环节很重要。 面粉加热程度影响面糊的吸水率,温度越高吸收越多。面糊的黏稠度太低,也就是含水量太高,容易因为烘烤不足导致塌陷。而黏稠度太高则会影响面糊膨胀,无法形成完美的大空洞。在面糊中用刮刀沿盆底划开一条道,纹路能保持越久黏稠度越高。合理的烘烤温度也是影响泡芙成败的关键。通常要在泡芙表面喷水雾,将泡芙放在中层,前半段时间设置较高的烘烤温度,而且上火比下火低,上火低可以延长泡芙表面的凝固时间,让泡芙有充分的时间膨胀。后半段时间要降低烘烤温度,缓慢地将表皮烘干。可设置上火温度比下火高,让泡芙表面更高的温度,来增强蛋白质与淀粉的凝固效果。 卡士达酱主要原料有低筋面粉、牛奶、蛋黄与砂糖,比例大约为1:10:2:2。在制作卡士达酱的最后阶段,要用小火加热面糊,让淀粉经历糊化、稠化、薄化三个阶段,最终形成合适的黏稠度。完成加热后要及时密封冷却,这是确保酱料口感Q弹爽滑的关键。如果想要更润滑的口感,可以按照3:1的比例与打发9成的淡奶油混合。 酥皮泡芙的最佳口感是在烘烤冷却后,挤入内馅的那段短暂时间,需现做现挤。保存泡芙皮,需密封冷冻,食用前用烤箱加热3-5分钟,让表皮恢复酥脆的口感。卡士达酱可以冷藏保存几天,但它极其容易变质,最好还是现做。 酥皮泡芙常见问题: 1.开裂:面糊太干|温度太高 2.凹底:下火太高 3.塌陷:面糊太稀挤出来就是扁|烘烤不足,温度低了|中途开烤箱门 4.实心,皮厚:面糊糊化不完全没烫熟 普通烤箱温度: 220度烘烤时10-12分钟(以膨胀为准),转180度,烘烤20分钟,表面单色金黄即可(共30分钟) 烤箱平时脾气比较猛的话:上下210,膨胀以后,转上150,下180,直至烘烤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