腌青梅(融化快,不发霉)
88人浏览 3人收藏 0人做过
APP中查看更多做法
《本草经疏》:梅实,即今之乌梅也,最酸。《经》曰:热伤气 乌梅,邪客于胸中,则气上逆而烦满,心为之不安。乌梅味酸,能敛浮热,能吸气归元,故主下气,除热烦满及安心也。下痢者,大肠虚脱也;好唾口干者,虚火上炎,津液不足也;酸能敛虚火,化津液,固肠脱,所以主之也。其主肢体痛,偏枯不仁者,盖因湿气浸于经络,则筋脉弛纵,或疼痛不仁;肝主筋,酸入肝而养筋,肝得所养,则骨正筋柔,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。
《本草求真》:乌梅,酸涩而温,似有类于木瓜,但此入肺则收,入肠则涩,入筋与骨则软,入虫则伏,入于死肌、恶肉、恶痣则除,刺入肉中则拔,故于久泻久痢,气逆烦满,反胃骨蒸,无不因其收涩之性,而使下脱上逆皆治。且于痈毒可敷,中风牙关紧闭可开,蛔虫上攻眩仆可治,口渴可止,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。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,收敛脾肺耗散之元,而于他症则不及也。但肝喜散恶收,久服酸味亦伐生气,且于诸症初起切忌。
味酸、微涩,性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可升可降,阳也,无毒。收敛肝气和肺气,固涩大肠,止血痢,安虫痛。乃止脱之药。
梅子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,故便秘之人宜食之。
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,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,故肝病患者宜食之。
适宜人群:肺虚咳嗽痰多,虚火烦咳,久泻,小便带血,蛔虫腹痛的人
不宜人群:溃疡病,胃酸过多的人,外感咳嗽、湿热泻痢等人群忌食。
感冒发热,咳嗽多痰,胸膈痞闷之人
忌食;菌痢、肠炎的初期忌食。妇女正常月经期。
注意:不可多食、久食。
适宜食用时间:适宜7月-8月份食用
适宜食用量:3-5个/天
最适宜吃酸梅的时间是:
每天下午至晚上喝酸梅汤。
酸梅汤,酸甘养阴,兼收敛浮火,最能解暑解渴,开胃化湿。晚上适当吃些酸性食物大有助阳入阴之功,如酸梅汤之类。失眠的朋友睡前喝点酸梅汤,能助入眠。
应用:
晚上适当吃些酸梅有助阳入阴之功,失眠的朋友睡前喝点酸梅汤,能助入眠。
酸梅可降肝火,肝不好,肝火旺的人宜多吃酸梅。
酸梅是天然的润喉药,可以温和滋润咽喉发炎的部位,缓解疼痛。
出外游玩时吃酸梅能避免晕车。
盛夏胃口差,口干渴喝水不解渴,适宜吃酸梅或酸梅汤。
喝酒过多后,起到醒酒的作用。
咸青梅做鱼配料时,可去腥提鲜,效果比加白醋更加醇厚丰美。甜青梅酱在潮菜中常作为油炸食物的蘸料。
在广西黄姚有这样的习惯:
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;
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,一旦肚痛,用筷子蘸点尝尝,就会止痛。
用白酒浸泡青梅,密封一个月以后,便成了香醇味美的青梅酒。平时常饮一点青梅酒,可治疗风湿筋骨痛、扭挫伤和腰肌劳损。。
腌咸梅,用潮汕青梅特色做法,放十年不坏,腌制越久,蒸鱼越香 。
腌青梅(融化快,不发霉)的做法步骤
步骤 1
4月中下旬买的从化青梅,已经青带黄了。其实最好还是买早期的青梅。
步骤 2
洗干净,烧开一锅水,分批倒入青梅烫至变色即可捞出。
步骤 3
倒入簸箕,晒太阳,没太阳就吹风扇,晾干水分,直至表皮发皱,约2天。再一个个用牙签挑去蒂。
步骤 4
5斤青梅,盐全部倒入10斤玻璃瓶子里腌制。多摇晃。
步骤 6
两三天后糖全化了。出水到了顶部。梅子变小了好多,只占一半容量。
步骤 7
这个季节经常下雨,得等有太阳时就用干净筷子夹出来,放入透明玻璃盆,盖好盖子,晒几天太阳,变红了就翻过来,直至全部变红为止。
重新装入4斤容量的玻璃瓶,如果水分太多装不完,就把汁水倒入瓦锅里,煮开,收一下汁,注意很容易沸腾,开了后要小火,水量合适了就关火,凉透,再倒回瓶子里。
密封,常温保存5个月后食用。
如果要短时间内食用,用盐腌制出水后要倒掉水分,再泡晾白开水,最后放糖腌制,这个做法快速去涩,但比较麻烦。
菜谱创建时间:2025-06-11 12:24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