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種麵糰: 將所有材料用手或攪拌機攪拌成糰就可以﹐不需攪拌過久。(我用KitchenAid speed 1 打1.5分鐘﹐再用speed 2打3分鐘。)
將揉好的中種麵糰放到塗油的發酵盆﹐在25C~28C的地方發酵約3小時。(時間只是一個參考﹐在不同的發酵環境所需的發酵時間也會不同﹐以麵糰膨脹至3~4倍大﹐邊邊與中間齊平﹐中央部份稍有下陷為準。)
哈密瓜麵糰: 在攪拌盆中放入軟化的奶油和細砂糖﹐用打蛋器攪拌
將蛋液分3~4次地邊加入邊拌勻﹐以免油水分離
加入香草精
加入低筋麵粉﹐用橡皮刮刀以切拌的方式混拌﹐再加入檸檬皮
把麵糰移至工作檯上﹐用手掌在工作檯上推壓的搓揉麵糰直到麵糰變光滑
把麵糰壓平後用保鮮膜包好﹐放在冰箱休息冷卻約1~2小時
主麵糰: 把中種麵糰剝成小塊和所有材料 (除了奶油) 用手或攪拌機攪拌直到麵糰成不黏手的麵糰和呈光滑狀態。(我習慣把麵糰打至差不多擴展階段才加入奶油﹐用KitchenAid speed 2和speed 4交替打差不多9分鐘。)
加入奶油﹐繼續攪拌至光滑狀態而麵糰能拉出稍透明薄薄的筋膜。(我用KitchenAid speed 2打1.5分鐘﹐然後再用speed 4打了6分鐘)
將揉好的麵糰放到塗油的發酵盆﹐在28C~30C的地方進行基本發酵約40分鐘。(時間只是一個參考﹐在不同的發酵環境所需的發酵時間也會不同﹐以麵糰膨脹至1.5~2.5倍大為準。)
發酵完成後﹐用磅把麵糰分割成相同大小
將麵糰滾圓﹐再蓋上保鮮膜放置室內鬆弛(中間發酵) 15~20分鐘
把哈密瓜麵糰從冰箱取出﹐分割成相同大小﹐將麵糰滾圓
將中間發酵後的麵糰再次滾圓﹐底部的收口處以手捏合
整型﹕將哈密瓜麵糰放在手掌心壓平成比麵包麵糰大一點點的大小﹐放在麵包麵糰上
麵糰放置在左手掌上﹐右手輕輕地把麵糰轉動滾圓﹐右手要用小小陰力使哈密瓜麵糰慢慢的伸延﹐順利的包覆著麵包麵糰﹐底部還能看到約3cm大小的麵糰﹐就是最佳狀態
拿著麵糰的底部﹐讓麵糰表面沾上細砂糖
放在舖了烤盤紙的烤盤上﹐以括板在表面上界出格紋
把烤箱預熱到200C (390F)
在32C~35C的地方進行最後發酵約60分鐘。(當麵糰膨脹至1.5~2倍大﹐可以用手指在麵包不起眼的地方輕輕按壓﹐如麵糰在按壓之後會慢慢恢復原狀﹐便表示最後發酵已完成。)
烘烤﹕將麵包送進烤箱中層 (註4)﹐把烤箱溫度調低到190C (375F)來烘烤10~12分鐘
烘烤完成後﹐馬上把麵包移至網架上放涼
1.中種麵糰經過3小時發酵後﹐發酵至3.5倍大﹐表面內部充滿氣泡﹐表面有下陷﹐邊邊與中間齊平。 2.主麵糰有少少黏﹐我用KitchenAid speed 4打了2分鐘﹐再用speed 2打1分鐘﹐最後用speed 4打2分鐘才離缸。不過下奶油後﹐用speed 2打1.5分鐘就已經離缸。 3.如果不喜歡甜的麵包﹐因為麵包表面已經沾了細砂糖﹐所以哈密瓜麵糰的糖份可以減到哈密瓜麵糰麵粉的30%。 4.界格紋時縱界3刀﹐橫界3刀就好。有幾個麵包我試縱橫都界5刀﹐結果出來效果沒有只界3刀的漂亮。 5.界格紋時不能界太淺﹐不然烘烤時格紋會不見。但也不能太深﹐不然烘烤時哈密瓜麵糰會爆開。 6.我也試過用麵包界刀去界格紋﹐不過沒有用鋼括板的漂亮。 7.女孩子吃一個就應該夠了﹐因為蠻膩的﹐不過我喜歡吃麵包﹐所以我吃了2個來當我的早餐。